不觉匆匆已过七十年,祖国成立七十年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祖国的光辉照耀了全中国和全世界,在这七十年中,祖国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风雨雨。“很高兴遇见你,我的祖国”我是三生有幸。我有二十五个春秋是过着退休生活。因为我分享到祖国历经多年奋斗带来的红利,生活无忧无虑,心情格外舒畅,在祖国的春风沐浴下,我得以继续发挥余光余热。
我认为老年人退休以后,只有走出家门,把自己融入社会,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各项社会活动的平台上才有条件去发挥余光余热。
1994年我退休以后,1995年我加入了北京老科技工作者总会,担任铁道部电子计算中心老科协秘书长,后来又担任月坛街道侨联秘书长,自此以后。我就开始重操昔日业余爱好的“旧业”了,那就是喜欢写科普文章和诗歌,我爱好写诗歌,而限于水平,自知不一定能写好诗歌,因此,认为要提高写作诗歌的水平,就很有必要去“充电”。所以,在1994年退休以后,我就办了一个国家图书馆的借书证,按图书馆的规定,一次可以借五本书,全部都是借阅中外诗歌类的图书,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最后,硬是把国家图书馆对外借书室诗歌类的书架上的图书,全部都看了一遍。前前后后,究竟跑了多少趟国家图书馆,究竟一共看了多少本书,我没做过统计,只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俗话说:开卷有益。我想经过这次“充电”,对我以后写好诗歌可能有一些帮助吧!
在读书上,现下虽有电子书,但我仍习惯纸质书,在我们家,最值钱的当属屋内那占据“一壁江山”的三个“顶天立地”(从地面直到天花板)大书柜了。
为了增加查阅资料的渠道,以及改变以往落后的写稿和稿件的传递方式,我在七十多岁时,开始学电脑和上网。台式电脑,又成了我书桌上的新宠,也开始有条件可以使用电子邮件了,但是起初最大的难题就是我不会汉字输入,这个门槛过不去,使用电脑文本文件写稿子、发电子邮件,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现下汉字输入的方式很多,有手写输入、五笔字型、汉语拼音……等等,在不增加外设的前提下,我选用了汉语拼音输入法,没人教,我就自学,最初的启蒙老师,就是我家里的那本不十分不起眼的、早已被冷落一边的《新华字典》,起初是输入一个字,就查一下字典,真是够艰难的了,比我用手写慢得多了,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这样楞是将一本好端端的《新华字典》翻个稀巴烂,它已面目全非了。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用汉字的汉语拼音输入法,来输入汉字了,在输入速度上,虽然比不上年轻人,但是总算是能凑合一阵子了。
自从我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以后,感到方便多了。首先,拿写稿子来说吧,一是不用笔来写;二是不用稿纸;三是便于稿件的修改;四是稿件可以任意复制;五是稿件可以长期储存。其次,就是稿件的传送相当安全、迅速。现下,许多单位的征文一类的活动、给报社写稿子,都要电子版;还要通过电子邮箱给发过去。过去我没有使用电脑时,这些工作都是劳人代办的,如今这些方面都能自力更生了。
日常我经常参加市、区、街道举办的各种征文活动,不在于争取什麽名次,而重在参与麽!2003年9月获得月坛地区”我看小康社会“征文比赛一等奖;2012年10月题为《善解人意的社区“带头人”》一文获得“西城区2012年弘扬北京精神 我身边的雷锋”征文二等奖;2014年1月题为《数字阅读·老有所为》、《数字图书馆参观记》两文分别获得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沐浴书香·数字悦读”征文一等奖和二等奖。2014年2月题为《中国梦我的太阳能电梯梦》一文获得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汇集科普情·谱写中国梦”征文二等奖;2015年3月18日题为《我的养老梦》一文获得第一届“怡养爱晚杯”有奖征文一等奖。
退休以后,先后为《北京侨讯》、《西城侨讯》、《人文月坛》、《北京科普之窗》、《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会讯》……等报刊及网站撰写诗歌100多首。2002年,北京市侨联在举办“首届首都新侨乡文化节”的征文中,我写的题为“北京新侨乡颂”的诗歌,榜上有名,居然得了征文二等奖,没想到我那草根之作,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了。从那以后,我更大胆了,不管哪个层面的有关诗歌的征文活动,我都大胆去比试一下,我的态度是“重在参与”。另外,在我们社区的每年一次的新春联谊活动中,我写的贴近社区生活的诗歌、快板、家庭和睦“三字经”等,屡屡朗诵演出,由于它既是居民日常生活百事;又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所以深受居民欢迎,我也感到很欣慰。
在2015年4月20日北京老科技工作者总会召开的一次表彰会上,我一次拿得了四个奖状,一个是优秀科普文章作者奖;一个是科普文章组织奖;两个是优秀建议奖,这两个建议是:关于老楼加装电梯的建议和关于恢复月坛全貌的建议。
退休后二十多年以来,先后多次被北京老科技工作者总会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先后多次被西城区侨联评为优秀侨联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月坛金辉老人;2011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90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铁道部信息中心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都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最后,我总的体会是,只有融入社会,充分地利用各个平台,发挥自己的专长,才能充分发挥余光余热。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