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父亲回老家了,在北京住了八年,光荣的完成了使命回去了。
近几年来,一直想写篇关于我的父亲的博文,不知道怎么写才好,还专门看了朱自清的写父亲的文章《背影》。今天,父亲一走必须写一下了,不然过几天估计也就淡然了。
父亲走的也不算突然,本来可以再住几个月的,前两周女儿转学到一家寄宿学校,于是不用接送上学放学了,父亲也自然的光荣下岗了。本来也准备后半年回去的,只不过早回去三个月而已,尽管如此,想到父亲回去我也心酸了几次,特别是在送父亲去火车站的路上。以前回去回来,父亲都不用我接送的,这次他也知道短期内不会再来,行李也多些,昨晚才试探性的问我能不能送,也没有直接要求,他总是不希望麻烦儿子。我说可以送的,实际上我约了个客户,不过不是那么重要,就推后了。我也想最后送一下父亲,毕竟这次回去后不会轻易再来长住了。父亲也没有推辞,要照以前肯定说不用送。
父亲前十天就买好车票了,没买动车票,专门买了时间长的,车不太舒适的,但便宜三分之一的慢车票,这样可以省钱。我们坐地铁去西站,一路上他总要提那个比较重的包,我说我来提吧,他不让,我也不再坚持,因为习惯了这样,最后一次何必那么做作呢。在地铁上,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父亲坐着,我站着看着行李,背对着他,他也不会看到我的眼睛,我怕我的眼泪流下来,于是拿出手机上网好转移思想,我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的,也许什么也没想,中国父亲的情感是那么“迟钝”,即使有想法可能也不会表达出来,儿子的情感也不会告诉父亲。这种情感我觉得到了四十岁以后才能感觉父子之间的情感吧,但也不会交流,只是在片言只语或行为上闪现而已吧。 到了车站,我说买张站台票送上车,父亲也没推辞,我估计他也想让儿子送进去,只是没说罢了。到了候车室,我的眼睛又湿润了一次,又忍住了。快检票上车了,父亲让我把那只比较重的包放到他的背上,这样好背。之前都是我拎一边,他拎一边,说是人多不好两人一块拎。在帮父亲背起来的时候,我突然想给父亲照张背影,我就拿手机在后面拍了几张,父亲也不知道我在拍照,以后留作纪念吧。上车找到座位帮父亲放好行李,我就下车了,等了会,看着车开走了。
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教师,退休那年正好女儿出生,女儿出生不久就和我妈来北京看小孩了。母亲看女儿到上幼儿园,我弟弟的女儿又出生了,于是母亲回去给弟弟看孩子,父亲留在北京接送女儿。这一呆就是八年,我们也说让他回去吧,但他想着孩子接送必须有个人才行,就留下来了。父亲是个老实人,不善言辞,对人都很好。在北京期间还整理了家谱,他自己积攒的家信,并印刷了几百本。有时候我的公司需要帮忙的时候,还要给我帮忙,每天还要给我们做饭,让我们这几年轻松不少,就是让母亲在老家劳累了不少,要不然父亲可以帮母亲干些家务活的,父母亲都是为了儿子轻松些呀!
父亲近几年也老了,我在烦的时候还埋怨他:怎么不接电话啊,怎么把东西乱放了,怎么不能给我的烦恼指点迷津啊。。。。。。,他已经不是我年少时的心目中的父亲了,而是一个淳朴的乡下老头了,我们这些在大城市里学习生活的人怎能那么高的要求呢?其实父亲也试着去学着用手机,发短信,去银行用ATM等,但那里能学得好呢,会接电话已经不错了。
父亲走了,把孙女看大了,回去应该享享福了。我的父亲应该是个很好的父亲了,更多的是言传身教式的教育。勤劳,善良,淳朴,木讷的父亲!
今年父亲应该是快七十了吧,确切的是虚岁67了!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