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小学到大学有些耳熟能详的词语,年过半百之后突然觉得当初其实是啥也不懂啊!于是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才摸到了门道。真是少年不知“愁”之味,自以为愁的事,其实是不值一提的,更愁的事情是想也想不到,想到了也不知道咋解决。
这两天看一本书《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吕思勉写的,半文言半白话,以前的话就看不下去了,这次看着还挺仔细,可见时移世易,万事无常。这本书说的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按照古人的思路说明世界是怎么来的,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在其中是咋回事,怎么定位,人在世上怎么处,生活等等。当然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不管信那一套,总归让自己生活工作能有个规则,不至于飘飘荡荡,无所依靠。所以人常说有信仰好,但是99%的人不是真有信仰,有信仰的不是说信教,而是自己有自己一套世界观、人生观,可能是儒佛道杂糅在一起的,但是要成为一个体系,能自圆其说,说服自己,这样为人处世就有一种自信油然而生,有一种浩然正气,表现为平时安然泰若,遇事情果敢决断。
但是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怎么来的?自己想出来,常人是不可能的,那是圣人的事!而且圣人也挺多,孔子、释迦摩尼、耶稣、穆罕默德等等,你信谁的?圣人生而知之,贤人学而知之,常人困而知之,下人一生不知。我们大部分是下人、常人吧!人生遇到问题就去学,寻找答案,结合多种答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一套答案,就是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了。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不会绝对一样的。
耶稣等离我们太远,最近的就是孔子、释迦牟尼了,就是中国的儒佛道,道教已经融合在儒佛、日常生活之中了。中国人应当以儒为主,佛为辅,一阴一阳之谓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互相补充,补缺一不好。
我总结一下我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吧。
四十岁之前知道这两词,但不知道真正的含义是何?也不知道有何用!经过创业的实践,碰到疑惑才想到好多问题,当时也解决不了,尽管孔子佛都蹲在那里,处于一种无门可入,也无意识去找门的状态。后来因为经营公司创业,参加了聚成的培训,虽然这些培训很多,有人也认为是骗人的,但是我收获很大,了解到企业管理是咋回事,更重要的是培训老师经常讲一些四书五经的格言警句来运用到企业管理理念中,我才有了阅读儒家经典的意识,虽然我上学语文不错,古文也不错,那些知识只是支离破碎的。这才通读《道德经》,《四书五经》但这时理解不深,泛泛而过。总算找到个门了!
真正带我入门的还是通过荣浪认识的史军,进入王阳明的《心学》,通过心学进入佛学,又逐渐扩展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大致宋明理学、北宋五子每个人的基本观点、学术传承、优点缺点,继续追根溯源隋唐佛教、魏晋玄学、汉朝儒家、春秋孔孟,夏商周尧舜禹,三皇五帝、历代大儒等等,相当于重新学习了一遍中国历史,也才真正懂得了中国历史朝代,中国文化脉络,期间也涉猎西方历史、哲学宗教以做比较。不但阅读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而且还有诸子百家,主要是道家和法家,特别是佛家的。不但阅读古文原典,而且阅读民国国学大师、现代国学大师的研究品论,如梁启超、胡适、吕思勉、季羡林等等,这些大家会从比较高的历史眼光看待,中西比较,宗教科学客观品论,经过这些过程,大概五年的时间不间断的阅读思考实践观察,我才觉得我有一些我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了,也更加从容对待生活中看到的现象,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怎么个过程,最后的解决。这可能就是佛教中的神通概念吧,当然我没到神通的程度,只是理解一些神通、易卜、轮回的道理而已,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
世界观人生观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适合自己,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活的自在!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