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B23丨艺栈:过去 现在 未来 —— ICI LABAS 艺栈画廊将参加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3-04-25

0.jpg

       墨的游戏

                                                           法国诗人 享利·米肖HenriMichaux

       多年来,一直热衷于油画的赵无极,突然转变,改画水墨画了,这种画风,应该说是中国人的,具有轻盈、飘逸感的中国画特质。在那次度假的前夕,他邀我来到一大堆雪白而尚未画过的纸旁,又另外给我看了他刚用这种纸创作的图画,而且如是微妙地,与其谓之水墨,倒不如说是近乎渗透纸面的烟云,啊!这真是令人多么惊奇!多么高兴!赵无极又重新发现到他世代相传的家珍;自然的节奏,比大自然更为丰富的节奏。这些节奏,表现出如下的设想:有“阳”必有“阴”。这薄薄的画纸,已经逼真地把它们描画了下来。
       一千多年前,独有诗画家王维,用泼墨画了一幅当时令人难忘的《飞瀑图》。
       无数峰峦起伏的山峰,逶迤曲折的小径,森林、岬角,以及在巍峨的岩崖上长着成丛的,或者孤零倒悬的松柏,对这整个无边的景色,他始终只用一种黑的颜色,那从淡到深,不计其数的层次,和那不可思议的创新,真使人难以忘怀。
       “已找到了描画风云的方法……描画山峦,有如搞着墨的游戏。"
       这位大师又曾说:“这边放上点淡墨,那边就放上点浓墨”。这便是不以物质来体现物质,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同样,模棱含混的笔墨,也能消除物质与意象之间的巨大鸿沟:绘画之“道”,在这方面,就更近乎诗情。
       这种绘画,为使用毛笔的人们所喜爱,而且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挥毫练习着。
       今天,赵无极,按照他自己的技法,重新来搞这个墨的游戏。他从具象中解放出来,比中国的先辈大师们更为自由,也比他自己的油画更为自由,从画面上看,也就更天真而纯净。
       到处显得层次丰富,墨色淋漓,运笔流畅而难以辨识,以致这三个方面融为一体而显得天衣无缝。
       黑墨落上白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这儿,那儿,都露出了留下的空白,这便叫做“虚”,它对“人世”的融洽来说,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且不论在什么地方。
       毫无疑问——宇宙的亲亲关系——必须从人类的天性上着眼,人类的天性是自发的,充满激情的,而且没有压抑感的。因此(必须特别指出)要排除暴力。

       用净化的独特风格,

       来超越抽象,
       抽象就显得更加广泛。

       全是符号,
       这儿分散,那儿密集。

       是鸡蛋,或是岛屿?

       积墨重重
       那未化开的浓墨,

       就显得越发精神。

       块面化为线条
       就呼应得更为亲切,

       依然悄悄有声的生命始于瞬间。

       可一转眼便难以捉摸……,

       古训的精灵荡漾在四周
       独特的风格源于古代游移飘渺的透视……。

       以丝绸般的轻盈,

       憩落在纸面上

       而且始终到达了

       无往而不遂的境界,

       …却不落西方的窠臼。


丁天缺翻译

绘事琐谈

       赵无极

       赵无极 Zao Wuki(1921年—2013年)华裔法国画家。

       1921年出生于中国北京。

       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西画系主任吴大羽。

       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

       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绘画空间。

1.jpg 

 《无题》赵无极 / 65cm×65cm / 纸本水墨 / 1986

       丁天缺

       丁天缺(1916年 -2013年原名丁善庠,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西画系主任吴大羽,令他终生服膺。

       丁天缺的一生,坎坷蹭蹬,备尝艰辛。抗战爆发,临国难而播迁,他随学校转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期间,他曾因慷慨仗义参与学潮而离开国立艺专,应邀来到成都西川艺术职业学校任教,并先后在当地多所中学兼职授课。1947年,他回到杭州母校,担任吴大羽先生助教。新中国建立后,各种运动降临,他先被指为“新派画”头头,遭学校除名,不得已栖身于浙江医学院。先后被两度戴上反革命帽子,他被囚禁、管制、劳教、抄家,最后押送原籍监督改造,前后蒙冤将近三十年。直到1980年,丁先生才获初步平反,返回母校,暂任《美术译丛》编辑。人间爱晚晴,先生至此方始重拾画笔,留心文艺,逐步回归正常的创作生活。

       1985年前往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研究法国现代美术,1987年返国。2000年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个展

       2002年巴黎8 区嘉德画廊 GALERIE CATHAY 个展、2005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联展2006年中国美术馆圆厅 “这里-那里”联展2010年杭州唐云艺术馆个展2018年798艺栈 梦里孤山-逝世五周年纪念展

       2019年美国纽约41届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9年798艺栈 -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2020年798艺栈-师道 - 吴大羽与丁天缺师生展

       2021年杭州国立艺专旧址 — 西泠书画院《丁天缺诗词集》雅集、798艺栈-丁天缺诗词展

2.jpg

 《红发髻》丁天缺 / 72cm×60cm / 布面油画 / 1991

3.jpg

《泉州市花 - 刺桐花》丁天缺 / 57cm×57cm / 布面油画 / 1993

       张功慤

       张功慤(1924年-2020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国立艺专西画系,中国现代画家,受教于西画系主任吴大羽。因其倡导“创新、自由、开放、变化和包容”的现代艺术精神,于20世纪50年代初脱离中国主流美术圈。此后在文艺思想禁锢的20世纪50—70年代,长期坚持不断地、默默地从事现代绘画创作。他的画不求形似,但求神韵。张功慤认为:“艺术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艺术应该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和内在激情。

4.jpg

《无题》张功悫 / 75cm×60cm / 布面油画 / 2009

       雷米•艾融

       雷米•艾融,1952年4月16日生于法国叙雷纳,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1985年至2018年,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外籍研究员。曾获得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泰勒基金会金奖 、法国艺术家大奖 - 赛费尔南德·科蒙(泰勒基金会)。

       "作品中的构图意象统领着画面,带来源自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绘画意境,这是欧洲绘画自产生以来在艺术方式上的突进,雷米先生创作的静物与场景,充满了这种惊奇与突进,这种突进,我们常称之为“现代主义”的方式。"

朝戈 2019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回来了,存在之轮永远运转着。万物皆死,万物重生,轮回永续。

       一切都破裂了,一切又重新组合起来;它永恒不变的存在构建着。

       万物分离,万物再相迎;存在之环永远忠于自己。

       在存在开始的那一刻,围绕着每一个这里,那里的范围也随之展开。存在的中心无处不在。永恒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

Nietzsche尼釆

5.jpg

《战利品》雷米 · 艾融 / 10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20

6.jpg

《室内空间》雷米 · 艾融 / 10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20

       邢俊勤

       邢俊勤,生于山西省寿阳县,1979年特招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93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班毕业,1995年调入北京军区空军文艺创作室,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邢俊勤一军事主题新具象》个展;同年获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及建军70周年全国展览一等奖;2000年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欧洲艺术考察;2001年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在越南举办的国际美术创作营,作品获得最高奖。2002年,应邀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作访问学者、讲学,并与该院院长依恩.霍华德教授举办联展,开幕式由前总理陆克文主持。之后多次与霍华德院长在悉尼举办联展,同时受邀赴澳大利亚国防学院讲学、创作。2008年随美术家代表团赴俄罗斯考察。2002年第一批进驻798艺术区。同时成为将军事绘画艺术推向国际的第一位军旅画家。曾任北京军区空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美协会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解放军美术创作院画家,山西晋中学院客座教授、大连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艺术家。

11.jpg

《迷彩幻境》邢俊勤 / 8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21

12.jpg

《无名高地》邢俊勤 / 150cm×150cm / 布面油画 / 2021

       胡昌茕

       胡昌茕于1980年生于湖南株洲,2007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画家、研修班教师、中国油画新人展组委会成员、评委。

       其创作初期的作品关注伦理现实中人的悲观处境;近期,以窗内窗外作为有限取景的约束性行为进行写生、创作。在创作技法上,艺术家擅长使用以纯矿物质为色料,以蜂蜡、干酪素、鸡蛋为媒介的坦培拉技法,试图通过将不同的媒介组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更多可能性和直觉上的丰富性的艺术作品。

7.jpg

《药》胡昌茕 / 50cm×100cm / 布面油画 / 2016

8.jpg

《春天的家》胡昌茕 / 120cm×120cm / 木板坦培拉 / 2021

9.jpg

《三十五》胡昌茕 / 35cm×78cm / 木板坦培拉

10.jpg

《三十七》胡昌茕 / 11cm×37cm / 木板坦培拉

13.jpg

       关于798 ICI LABAS 艺栈画廊

       艺栈 ICI LABAS画廊成立于2017年,画廊呈现出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张力和更为国际化的艺术视野。艺栈秉承融汇东西、鼓励创新、搭建平台、服务大众的理念,让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得以交流,让年轻艺术家在这里施展才华,让中华优秀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

       艺栈画廊以丁天缺作品的系统研究为基础,不断深入探索其与吴大羽体系的文脉传承,为该阶段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补充与梳理贡献一己之力,并将在本次博览会上呈现丁天缺、赵无极、张功慤的部分作品。同时,艺栈还致力于发掘、推介优秀中法艺术家,以期与艺术家共同成长。
       过去、现在、未来,在坚守学术与竭诚服务的基础上,艺栈画廊将拥抱更多可能性,在当代艺术生态的实验与实践中继续前行。

【声明】:LifeAdd生活方式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798 ICI LABAS 艺栈画廊 艺栈 画廊 艺术 画家
关联内容

高品质生活资讯平台

『LifeAdd生活方式』是一家引领高端品质生活的互联网平台,聚焦前沿时尚风潮,为高品质人群推送生活资讯和商业信息,链接高端商业与高端人群生态圈。

业务范围

经营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82918700@qq.com
微信号:82918700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