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穿越壁垒——吴昊宇作品展"在京展出

发布时间:2024-04-17

       2024年4月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穿越壁垒——吴昊宇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1、2、3号展厅举行。

海报.jpg

       此次展览是吴昊宇多年来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次完整展示,从多角度、多维度展示了陶瓷艺术作品。一共分为三个板块:

       在陶瓷艺术作品创作板块中,他的“新石器系列”陶艺作品以自然界的石为元素,将自然形态与艺术再造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在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对话中,完成了陶瓷艺术语言在设计上转化,在当代与传统、艺术与实用之间寻找平衡,试图穿越思维、材料、工艺的壁垒。

       在教学板块中,吴昊宇将当代设计理念、东方造物美学与当代手工艺巧妙地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塑造了独特的当代美学语境。他提出的教学理念,如“动念造器”“以用引形”,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其核心是为“用”而“设计”。2019年创立“见器如常”手作陶瓷器物品牌,他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更具实证性,完善从教学走向品牌实践的链条。

       在科研成果板块中,他长期不间断地对天然山泥深入研究,他的课题《茶⼟制器》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项⽬,利⽤⼴西六堡镇茶⼭天然⼭泥研造茶器,项目结题后历时6年后推出其“六堡茶器”。“六堡茶器”是对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符号、文化故事一次有意义的研究与挖掘。是中国茶文化的茶具制作、饮用方式的一次全新的探索,该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尚属首例。

左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作者本人、右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jpg

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中间:吴昊宇老师、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

       此外,他提出:“家庭中不一定都拥有一个茶空间,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茶柜。”本次展带来了吴昊宇最新设计的茶柜,这是他对陶瓷手作器物设计与当代生活美学的整体思考与拓展实践,对空间美学概念的独到理解与重新定义,使教学更具实证性,完善了从教学走向品牌实践的链条。

茶柜.jpg

茶柜

0323-03.jpg

0424-01.jpg

       粗旷的质感、凌厉的线条。吴昊宇以“生活”为灵感,将“生活”视为思维转化的过程性场所,探讨空间和陶瓷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了对创作的不刻意,更是心灵释放的一种自由。

       脚下的泥土,路边的石头,没有华丽的外表,普普通通,毫不起眼,而在吴昊宇眼中,它们却有一颗默默奉献的心,有它独特的美感。

展览现场.jpg

展览现场

       展览主题:穿越壁垒——吴昊宇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4月9日——2024年4月22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人:马赛

       学术主持:白明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展览作品说明

       陶艺创作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陶艺创作,探索陶艺本体语言与多样性的表达,艺术、设计、陶艺之间存在的模糊界线使陶艺创作有更多的可能性。打破从前固有的意识认知,重新构建陶艺创作背后的逻辑思维,从旧的视觉经验解脱出来,往往会带来全新的视觉感知。

       《新石器》系列

       作品根据石的形态进行再创作,探索回归东方文化在陶瓷语言转换上的新语境,瓷的“器”与石的“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新生文化与固守、当代与传统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共生!

       人类因为记忆使生命有了厚度,叠加厚度使生命有了重量;因为远古所以我们在探求,不断探求是 在叩问生命的意义;路边的石,不知哪一粒女娲用作补天;脚下的石,也许有一粒精卫用作填海;如今邂逅的石,曾与我们的祖先照面,历经水深火热与沧海桑田;面对亘古,我们无言,只能相随如影··· ···

新石器2017-NO.5 52×15×50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7年9月 吴昊宇作品 .jpg

新石器2017-NO.5 52×15×50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7年9月 吴昊宇作品 

新石器2018NO.2 13×35×39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8年9月.jpg

新石器2018NO.2 13×35×39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8年9月

新石器2018NO.3 10×60×48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8年9月.jpg

新石器2018NO.3 10×60×48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8年9月

新石器2018NO.4 28×55×48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8年9月B.jpg

新石器2018NO.4 28×55×48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8年9月B

新石器2020-NO.1 64×20×41CM  瓷器 注浆成型 2020年11月.jpg

新石器2020-NO.1 64×20×41CM  瓷器 注浆成型 2020年11月

新石器2020-NO.2 56.5×30.5×28CM  瓷器 注浆成型 2020年11月.jpg

新石器2020-NO.2 56.5×30.5×28CM  瓷器 注浆成型 2020年11月

新石器2024-NO.1 48×22×55CM  瓷器 注浆成型 2024年4月.jpg

新石器2024-NO.1 48×22×55CM  瓷器 注浆成型 2024年4月

新石器NO.4 36×35×28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3年4月 吴昊宇作品.jpg

新石器NO.4 36×35×28CM 瓷器 注浆成型 还原焰1280°C 2013年4月 吴昊宇作品

       《邂逅》系列

       作品深刻体现了潜意识创作方法与陶瓷本体语言的结合,探索内心世界与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直觉性引导下的形态创造,捕捉了艺术家与材料之间非言语的对话,表达了超越语言的情感和认知。这是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和自我寻找的过程,呈现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情感,以及对被这个时代遗忘的“风景”——简单、真挚的向往和追求,引领观者探寻被现代生活忽略的真实与美好。

邂逅NO.1 23×16×30cm  细陶  手工成型  氧化焰1200°C  2008年9月.jpg

邂逅NO.1 23×16×30cm  细陶  手工成型  氧化焰1200°C  2008年9月

邂逅NO.2 38×28×35cm 细陶 手工成型 氧化焰1200°C 2008年12月.jpg

邂逅NO.2 38×28×35cm 细陶 手工成型 氧化焰1200°C 2008年12月

展览现场《邂逅》系列.jpg

展览现场《邂逅》系列

       从教学到手作器物实践

       在手作器物的教学中,我提出“动念造器”“以用引形”的造物方法,其核心是为“用”而“设计”,反映了当代设计中“形随功能”的原则,也体现了对简约、自然和谐的追求。为了使教学更具实证性,完善从教学走向品牌实践的链条,于2019年春在“设计上海”推出“见器如常”手作器物品牌,这是我在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将当代设计理念、东方造物美学与当代手工艺融合,共同塑造了陶瓷手作器物独特的当代独立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展现这三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并通过创造性地实践,将其转化为具有强烈辨识度的日常器物。这是对当代生活方式、东方文化精神以及手工艺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也是对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考量与构建。

展览现场 从教学到手作器物实践”.jpg

展览现场 从教学到手作器物实践”

       从“山泥研造”到“茶土制器”

       2014年我成立Haoyu Studio,秉承“山泥研造”的理念,在大自然中寻找天然山泥为制器原料,整个过程保持传统的提炼方式与手工制作。2015年《茶⼟制器》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项⽬支持,利⽤⼴西六堡镇茶⼭天然⼭泥研造茶器,历时6年后推出“六堡茶器”。通过对六堡茶茶山天然山泥采集、试验、制器、烧成,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利用六堡茶山的天然山泥制作饮用六堡茶的茶器,以此获得与冲泡六堡茶更为契合的茶器,获得更加独具特色的口感与体感,这是中国茶文化的茶具制作、饮用方式的一次全新的探索,该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尚属首例。

       2023年3月,本人设计并策展的《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及六堡茶器文化展示》,在广州文化馆新馆举办的《茶和天下兴——影响世界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系列展示活动展出。

展览现场 从“山泥研造”到“茶土制器” .jpg

展览现场 从“山泥研造”到“茶土制器” 

       陶艺创作语言的转换

       在艺术衍生品的创作中,用自然形态与艺术再造理念融为一体,呈现出独特的现代审美。将陶瓷艺术与实用主义结合,让作品充满了实用价值与艺术美感,展现了传统陶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交融。

       《飞行》作品是《新石器》的艺术再造,以茶几为创作载体,作品素材来自北京北郊采集的石头3D数据,“UFO”为设计元素,与天然石构成独特的形式美感,通过设计与12多次的小稿打印调整,成品采用青铜与铝铸造工艺制作。这是固守与新生、传统与当代的契合,同时也是现代文人对于当下个性审美的探寻与写照,探索未知、走向未来。该作品获2022年“陈设中国·晶麒麟奖”陈设艺术品唯一金奖。

茶几.jpg

茶几

       《破立 / 寻迹》系列

       艺术装置探索了陶瓷与空间的关系,将陶瓷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这是对陶瓷艺术边界的拓展,也是对空间美学概念的独到理解与重新定义。

       手作制陶最初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原始的使用器,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天然原生山泥为制器原料,作品在保持传统东方的“叙事” 方式的同时,运用古老的泥条盘筑法手捏器物,将作者当下对艺术与设计的思考固化在作品中。保留了手作的痕迹,使每一件作品成为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作品。器物薄而轻巧,色彩黑而凝重泛着暗金,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差,让人更多地思考器物本身在空间中的精神与力量,呈现出浑圆与更实、饱满与温暖。

展览现场01《破·立》装置 花艺:赵军.jpg

展览现场《破·立》装置 花艺:赵军

展览现场02 花艺:赵军.jpg

展览现场《破·立》装置 花艺:赵军

展览现场03 《破·立》装置 .jpg

展览现场 《破·立》装置



       

【声明】:LifeAdd生活方式登载该文章目的是为更广泛的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无意侵犯您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核实后将立即予以删除!
标签: 艺术 吴昊宇 穿越壁垒 视觉 陶瓷 陶艺
关联内容

高品质生活资讯平台

『LifeAdd生活方式』是一家引领高端品质生活的互联网平台,聚焦前沿时尚风潮,为高品质人群推送生活资讯和商业信息,链接高端商业与高端人群生态圈。

业务范围

经营规则

联系我们
北京市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平安幸福中心A座7层
82918700@qq.com
微信号:82918700

2013-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lifeadd.cn 版权所有 | 御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0664 | 京ICP备14004911号-7